2017-01-02

鋼琴教師損形象•音樂藝術教育改革莫遲疑 • 歐陽詠琴

鋼琴教師損形象•音樂藝術教育改革莫遲疑 醒來吧,香港人! 香港的音樂藝術教育改革是「勢之所趨,勢在必行」。本港一直未有法例監管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例如:鋼琴教師)須持牌,雖然本港已有很多出色的鋼琴教育家,其實坊間鋼琴教師質素良莠不齊。香港的音樂藝術教育其實非常幼稚,香港有好多人喜歡彈琴,要「學琴」好容易,因為「琴行」僅有一間係左近。有一些「琴行」的鋼琴教師只具備五級程度,他們說這程度「可以」去教初學者。五級程度可以肩負教授音樂的責任和使命,「荒謬」。而大部分父母對音樂藝術的誤解,都以為擁有鋼琴八級程度就代表合資格可以教授學生,更有些父母會說「我嗰女考咗五級可以教琴啦」,「謬誤」。亦有些自稱是「鋼琴教師」,但可能連一張合資格証書也沒有,因為懂彈琴,不等於是合資格的鋼琴教師。「偽鋼琴教師」其實早已横行,只是很多父母不懂分别真偽且不好意思查問鋼琴教師的學歷。 香港很多父母為了栽培子女成材,要求子女學多種樂器,務求集百般武藝於一身。學習「音樂」有什麼用,有研究指出,學習樂器的確能令孩子更醒目,增強記憶力和智力,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兒童學習樂器。孩子在練習樂器時,會讓左腦擴大,從而至少增強百分之二十記憶力。如能持續上「優質專業」及「系統化」的音樂藝術課的小孩,智力會提升至七分,比上戲劇課,智力只有四點三分的小孩還要高。學習樂器除了令孩子更醒目,亦能培養個人品德修養。由於兒童學習樂器或音樂藝術課時,多以小組形式上課,兒童可從中學習如何溝通和尊重他人。 中國有句古諺「三歲定八十、七歲看終身」,此云非但可形容一個人幼年的習慣和性格不能輕易改變,更可用於一個人兒時受甚麼教育,對其個人發展、成長及事業也影響深遠。一個兒童以出生到三歲時期所學習的語言、行為最為關鍵,同樣地,兒童若於此時期接受「優質專業」及「系統化」的音樂藝術課,其社交、思想、言行、生理及心理的健康發展亦會有長遠的禆益。在「優質專業」及「系統化」的音樂藝術課環境下成長的兒童,在學習上,生理及心理上都會有終其一生的影響。坊間常說孕婦多聽莫扎特,肚內嬰兒更有音樂天份,事實上那只不過是市場策略。聽音樂確有助刺激嬰兒聽覺,對音樂敏感度較高,但與音樂天份無直接關係。因為音樂、音調、旋律和拍子屬藝術情感範疇,與數學、空間、邏輯分別由右惱和左惱去主管,聆聽音樂有助全面啓發左右惱的潛能。幼兒於零至三歲時腦部發展得最快,平均每秒鐘就有四萬個突觸,在腦皮層增加;學習音樂、語言,認知方面,約一歲時期最為關鍵。所以,幼兒接受低師資的音樂藝術教育,後果是不容忽視。 香港特區政府過往已投放了龐大的資源去支持和推動音樂藝術文化,但從來都沒有考慮到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學歷和資格。現時法例有漏洞,特區政府對音樂藝術教育業缺乏監管,令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質素參差。大勢所趨,特區政府必須牽頭,授權認可的機構制定一些條例去加強監管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學歷要求和質素條件,以及提供和公開具備資格的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名單,給學生和家長作參考指引,選擇符合資格的教師。特區政府更要以牌照方式去釐定及確認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資格。 現在很多人只沉醉「西九」大型藝術展館的建築設計中和怎樣躋身世界級藝術城市。如果「西九」要成功,首要是改革音樂藝術工作者師資,重新建立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定位。香港特區政府更應該把音樂藝術教育這行業重新包裝,重視音樂藝術文化教育的地位和長遠發展。「西九」和「音樂藝術教育改革」必須同步進行,改革除了加強監管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學歷要求和質素條件外,還可籍此提高香港人對音樂藝術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這才是「改革」的題中之義。 「香港音樂藝術學院」成立同時,已正式向特區政府提交計畫書,要求給予空置建築物改建成為香港首間一條龍專業音樂藝術教育學府、香港首間及唯一一間提供專業音樂藝術公開考試的音樂藝術學府的申請書,已強調現時音樂藝術工作者的質素參差問題。「西九」想成為藝術表演兼教育重地之前,請不要只看「硬件」,更要着重「軟件」。我們若要用高質素的師資去教育下一代,就千萬別輕視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學歷和專業地位。否則稍有不慎,後果非淺。更會成為「國際笑話」,共勉之。
2016-01-10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一至十五 • 歐陽詠琴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一 在音樂世界裡,從小培養幼兒的多聲音樂聽覺能力和表現能力是必要的,通過多聲部的節奏活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協調能力和對多聲部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韵律活動是現代學前兒童音樂藝術教育體系中極其重要,能帶領幼兒感受音樂作品,通過學習節奏活動來表達音樂的節奏美。音樂的節奏和語言的節奏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人體基本動作便是感受音樂節奏和節拍的基礎。一些節奏鮮明、朗朗上口的歌詞便是語言節奏活動的好材料。幼兒語言節奏活動可將字、詞、短語和簡單的句子配上節奏朗誦,再配以拍手拍腿、踏腳蹦跳等的韵律活動,都是培養節奏感的好方法。音樂的感受同時反映在心理和身體上,即音樂與身體動作的結合。在音樂藝術專業指導者引導下,通過系統化練習,才可以培養兒童學會從生理上通過整個肌體去感受音樂的節奏,理解音樂的神態和精髓。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二 任何孩子的右腦潛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而0-6歲正是開發孩子右腦的黃金時期。如果我們及時地採用正確的教育手段及靈活多樣的遊戲活動來促進孩子右腦的發育,孩子將會具有超強的記憶力、創造力和想像力。音樂是一種感人的藝術,除了是理性的認織,孩子還要通過切身的感受,音樂才能被化為己有。靈活協調的身體動作,動作發出的音色及聲音質量,動作表達的音樂性要有一定的具體藝術要求,因此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必須強調音樂與身體動作的結合。除了用口、手、耳感受音樂,還要通過整個身體的動作去感受音樂,自然由衷地聞歌起舞,音樂通過身體動作溶入體內,孩子對音樂才能產生高度的敏感、強烈的感受和敏捷的反應能力。自然的人體動作對音樂作出自然原始、生動活潑、持久深刻和準確敏捷的反應,實現了現代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理論的基礎,這就是真正的樂感了。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三 很多父母讓孩子學鋼琴表明不想孩子行專業。但家長們不明白,不論孩子的條件如何,想不想行專業,我們都要按照專業、正規的鋼琴教學來要求。事實只有業餘的鋼琴學生,沒有業餘的鋼琴教學,我相信這是那些有責任心和高水平教學的鋼琴老師的想法。不論是否讓你們的孩子去當演奏家,孩子能夠正規地、完整地演奏樂曲是學習鋼琴或其他樂器的基本要求。鋼琴教學專業化不單是指演奏方法的正規性,還要嚴格要求音樂表現方面。例如句法與分句的演奏法、風格、和聲結構、和聲連接的平穩、音樂發展的結構布局、旋律進行的表情性、樂句的呼吸,還有最重要是每一個樂音的發音質量等等。 行鋼琴學習專業化的孩子,只會越學越好越愛學;行業餘鋼琴學習的孩子,則越學越厭惡學的現況。鋼琴學習不能沒有動機,如果兒童早期學習鋼琴動機水平過低,則不可能有良好的注意力及意志力。這兩種鋼琴學習中的良性與惡性循環,已証明鋼琴教學專業化與業餘鋼琴教學,實際上對學習鋼琴的孩子學習動機狀態不同的外在表現。 香港的業餘鋼琴教學中,一方面深層次存在着師資水平普遍偏低的情況,也有些本身鋼琴教學修飬不高的教師,存在着要求專業化的傾向。由於香港政府一直是沒有監管及確認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例如:鋼琴教師)的基本學歷和專業資格,以為懂彈琴就等於是合資格的鋼琴教師,談何容易。偽鋼琴教師其實早已横行,只是很多父母不懂分别真偽,誤解以為擁有鋼琴八級程度就代表合資格可以教授學生。香港政府漠視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鑑於香港從事鋼琴教學是無須持牌或註冊,理論上任何人可以教授鋼琴的。而很多家長對孩子鋼琴學習都不會那麼敏感,有些家長還會問「學琴唔考琴,學嚟做乜呀?」,家長們誤解以為通過某個級別就當作學會。 鋼琴教學專業化及鋼琴學習專業化不是潮流所趨,似乎是一種世界所趨。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國際視野,而是世界視野。只有行鋼琴學習專業的孩子, 才會具備有毅力有魄力、積極不怕苦的成功條件。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四 優質音樂藝術教育目標不在考試,談到學音樂、學鋼琴,目前大部份家長非常追捧皇家音樂學院考試,因為拿了八級證書可以加分,上了中學以後不用學琴,造成這個狀況,真要感謝香港的教育制度。不過,家長要明白學習鋼琴對幼兒智力開發的重要意義,學習鋼琴除了要求一雙手在鍵盤上協調地彈奏,眼、耳、脚以至全身的多種器官的配合運動。從視譜、把握正確的觸鍵到熟練地演奏,這個過程就是眼、手、耳、脚的運動區與腦神經的不間斷的信息交流過程。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可鍛煉和提高人們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這些素質的提高,對即將進入小學學習的孩子極為重要。而學習音樂有助兒童於美德、修養、價值觀及品格的培訓,家長切勿缺乏長遠目光,後果是不容忽視。 幼兒音樂藝術學習初期先建立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為先,誘導孩子多思考,多創作及多溝通。音樂除了可以有助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和修養,每位小朋友經過栽培及努力,都可以成為有頭腦的優秀人才,通過音樂的影響力去培育孩子發展出一種優良性格和一種活躍智能。因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僅僅高學歷、高成就是並不足夠的,社會講求團隊合作及優良的品格,社交及全面人格往往跟智慧能力同樣重要,我們相信優良性格和人際技巧是終身受用的。 知識和智商不一樣,智商和成就是不相關的,智商高未必成就傑出。只有那些具有進取精神,意志堅韌不拔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而進取精神與堅強意志只有在後天培養。 如果IQ 高,EQ 低,修養劣,一張滿分證書或比賽金獎也幫不了忙,有目標的人生才快樂。因此優質音樂藝術教育的目標不在考試或比賽,而是希望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懂得欣賞及尊重,發展出全面人格,建立正面思想,發揮無限潛能,成為社會領袖,並影響身邊的人。我們深信「科」「學」教育才可以真正改變孩子未來的生活。 音樂藝術不是特別高尚,音樂藝術家亦不是特別清高。藝術家的確容易得罪別人,因為每一個藝術家都有獨特個性,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們的思想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不過一流的藝術教育總是教我們站在正義及誠實的一方,這樣,我們才有厚道在音樂面前謙卑、反思,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這就是優質音樂藝術教育的目標。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五 優質音樂藝術教育目標不在考試,在香港的教育氣氛及歷史原因下,目前大部份家長和學校仍然以皇家音樂學院考試成績來量度孩子的音樂能力為指標,拿了什麼等級證書可以加分,持有八級證書升上中學以後不用學,令孩子學習樂器視為進入「名校」手段的觀念,從而有利作為升學的工具,沒有這張「音樂完入場券」,好像頭也抬不起來,難怪我的頭也抬不起來唷!呵呵呵……. 事實上,稚齡的孩子進入古典音樂殿堂前,並不是去學一項樂器,也不是跟着潮流去學一項樂器,而是進入一間令孩子心靈滿足、心靈富裕的藝術殿堂,置身在美妙的氣氛裡,活在一個神奇有趣的音樂世界,讓這樣的氛圍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最重要部份,這些比一張「音樂完入場券」來得更重要、更有意義。藝術教育不能令人們心靈滿足富裕,這些教育都是乏味而低俗。 在香港人的思維模式裡,總習慣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利潤。在孩子的音樂教育投資上,家長都希望以小搏大來培養才藝。究竟他們希望給孩子怎麼樣的音樂教育呢?再者,由於香港商業市場較重視音樂商業化的功利性,忽視音樂專業化的藝術性,他們鼓吹十分鐘學識彈鋼琴、半年考三級、一年考五級或幾多歲考幾多級作為商業推銷手段。家長對鋼琴藝術不了解便容易被這些不良商業推銷手法誤導,以為學鋼琴越早學、速成學、學得越快越好,他們甚至鼓吹學習樂器目的是將來掙取”外快”的途徑,家長很容易被這些不良的推銷手段矇蔽,只著急有個音樂神童的孩子,這樣考慮問題是十分落後悲哀。 […]
2016-01-10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六至十 • 歐陽詠琴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六 音樂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藝術,嚴格的技巧訓練在早期音樂藝術教育中據一定的位置,同時要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學前兒童音樂藝術教育是音樂審美教育,包括幼兒對音樂美的表達、感受和創造,對於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音樂藝術教育的確對幼兒進行極佳的知識傳授和技巧的培養,受過真正優質專業和系統化音樂藝術教育的幼兒,能較敏捷地分別出藝術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美陋。兒童看到美好的東西就會讚賞,吸收到心靈作滋養,性格漸漸變得高尚優美,到了理智發達後就會正確分辨善惡。音樂藝術興趣的培養如果不以審美為目的,不是讓幼兒在對音樂美的表達、感受和創造的過程中逐漸發展音樂審美能力,日益積累美感的體驗,那麼,幼兒音樂藝術興趣的培養最終只是白費無效。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七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早期音樂藝術教育目標是使幼兒通過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教授兒童感受和表現出音樂美的方法、手段和途徑,令幼兒獲得自我肯定、具熱情的態度去對待音樂藝術,有自我能力表現他們所感受到的音樂和情感,最終能富有表現力和創造性進行表演。再者,音樂藝術教育是在整個學前教育體系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和應有的作用,人們必須尊重音樂藝術的特殊牲,更加要尊重音樂藝術家(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如何突出音樂藝術自身的規律和學科特點,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知識技能教育的區別和優勢,對於萌發幼兒對音樂美的感受和表現為己任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推敲的。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八 音樂藝術教育課程是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優良的音樂學習經驗轉移到其他知識和領域,通過情感的激發、陶冶和昇華,培養幼兒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學前音樂藝術教育課程不能只重視表現技能或結果,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要重視幼兒從藝術創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知的重要方式。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學前音樂藝術教育課程設計必須從音樂、美術、語言、戲劇等範疇教學,進行思考、分析,能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品格的形成,為幼兒全面發展的長遠性目標所用。指導者要根據個別幼兒的需要和發展狀況,給予適當的指導,發展幼兒的智力與才能,要避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九 音樂和語言一樣,是一種獨立的能力結構,有自己獨特的規律。音樂能力是每一個兒童皆備的一種普通能力,與空間能力有着密切的聯系。很多兒童欠缺音樂能力不是他們天生不具備這種能力,而是由於在兒童最容易接受音樂藝術教育的年齡,缺乏心靈和耳朵的音樂專業訓練,因而喪失了天生的音樂能力。音樂能力是個性心理特征多種能力的綜合,即感受音樂美的能力和表達音樂美的能力,與音樂能力相關的是音樂素質,屬於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必須通過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藝術教育和實踐,才可以得到培養和發展的。幼兒最早的音樂能力表現在他的音樂聽覺能力上,這種音樂能力早期表現的可能性,除了取決於兒童的先天素質,嬰兒出生後頭幾年其生活環境的音樂性程度,也取決於音樂學習條件和機會的不同。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十 幼兒音樂藝術活動是一種模仿活動,嬰兒的嗓音如哇哇聲及哭聲也是一種音樂樂聲模仿。6至9個月的嬰兒,他們的聲音也漸漸呈現出歌唱的特徵,能用不同長短、強弱、高低的聲音表達不同的需要。1歲多的幼兒已發展傾聽和分別聲音的能力,對一些感興趣和熟悉的聲音喜歡作出模仿,他們對聲音探索的好奇心及能力逐漸增強,具能力尋找和發現他感有趣和喜歡的聲音的位置,在模仿過程中能加強對這些聲音的記億。到了1歲半幼兒便開始準備正式學習歌唱了,這階段是歌唱能力和說話能力發展互相平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與表達能力必需通過優質專業的音樂藝術活動表現出來。幼兒從咿啞學語期及咿啞學唱期,逐漸由模仿歌唱發展到能唱音域有限和較寬的歌曲,這階段也是幼兒對有節奏的各種樂聲的敏感和喜愛音樂能力發展的啟蒙開端。
2016-01-10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一至五 • 歐陽詠琴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一  現時社會漸漸盲目地鼓吹「鋼琴神童」和「明日之星」,不過,很多孩子早期由於表現才能未如理想或沒有展示出天賦,就被視為平庸無才。有一些專家或父母將孩子才能發展的問題視為先天因素,看見孩子什麼也學不成,就認為他們沒有好頭腦、平庸無能。這樣考慮問題是十分悲哀的,對孩子來說確是不幸。 每一個兒童都具有發展出驚人才能的潛力,兒童若在成長時沒有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父母不懂得聘請一位勝任的指導者給子女指引良好道路的領路人。因為只有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藝術教育才會使孩子的才能發展得最充分。而一個傑出的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是要懂得如何發展孩子的才能變為令人驚駭的潛力,耐心協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具活躍思維的人,培養孩子學習上的勤奮信心,引導兒童認識音樂、感受音樂和愛上音樂,讓他們有點壓力和奮鬥的目標,這才是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兒童早期應選定一個單一的範疇專心地接受訓練,例如音樂藝術,兒童在三四歲已充分發展得能夠接受訓練。在七歲之前,孩子進行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訓練,就可以從實踐中知道他們具備那類型的特長。如經過十多年的專業指導,只要教育得法,孩子從幼兒時起通過不懈不間斷的每日重複練習,再配合父母能做一個優秀的輔導者,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極高水平的才能。因為兒童學鋼琴,老師教導只是一方面,其餘時間都是通過家長的督促提高兒童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兒童能否學有專長,家長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如父母用錯誤的、強迫的方式,令孩子學習樂器視為進入「名校」手段的觀念,或只要盡快考完「八級」,那結果就會變得完全不同了。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二 幼兒初學階段,如何培養音樂藝術才能展現出來是最重要的,而指導者必須理解「才能增長教學法」和「拔高式教學法」的分別,這個問題關係到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和指導技巧。幼兒早期,接受能力和敏感性較強,亦是最佳的音樂藝術教育時機,這階段幼兒需要接受正統而輕鬆的訓練,指導者必須對孩子多付出些耐心和時間,直至能掌握好基本技巧。當孩子能夠演奏一首樂曲,即使是初學階段,我們都應嚴謹訓練和糾正他,令孩子將樂曲演奏一次比一次更有把握,更富優美的表情和能夠應付自如,直至孩子的演奏水平接近標準。只有這樣,兒童才能就可以逐漸增長,這正是培養才能的方法。若教師極富材華,惜自持能力過強,只喜歡對學生教和拔得很快,以為學生對自己所教的材料都合適和理解,他們的任務就完結了。因此,即使一名富有優秀才能的指導者,如果他對這點缺乏理解,這類教師最終也變成一個生硬的指導者。 性格教育和習慣性亦是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才能發展的首要條件,刻苦耐勞和悟性高的孩子總是特別優勝,成功與否取決於勤奮的性格。性格不是天生的,像才能一樣,通過從幼年起的訓練、指導、催發、環境和日常生活等培養而成。因此,父母必須與孩子一同進行,孩子需要每日不間斷的重複練習,不管每次只有十分鐘,直至孩子成為一種習慣。因為習慣的動力是一種使兒童音樂藝術才能得以充分發展的力量。缺乏系統化的教導或習慣性是間斷的,兒童才能也會變為脆弱不堪。教師在訓練兒童的過程中,要幫助孩子建立興趣,當孩子受到興趣的激勵後,就會變為自發了。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三 兒童學習音樂藝術,並不是要使他們都變成音樂家,而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有頭腦的優秀人才,希望通過音樂藝術的影響力去培育孩子發展出一種優良性格和一種活躍的智能。兒童早期在單一的音樂藝術範疇,通過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訓練,在未來不管進入某種領域,孩子都能展示出他們的才華,不是孩子學習了鋼琴,就一定要成為一個音樂家。 除了學習音樂藝術,父母可給年幼的孩子進行簡單的家務勞動。像我童年時把爸爸的皮鞋擦亮和把家人的衣物擺放整齊,這些工作是作為促進大腦功能的預備訓練,這就是性格教育。性格教育是能培養孩子的內心世界,音樂藝術對兒童的心靈發展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教育必須通過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訓練才能得到鞏固,否則是不會奏效的。 家庭教育是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高水平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成功與否是與家長的態度有關。兒童開始接受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藝術教育後在家中能保持進步,如果父母能當一位良好的輔導者輔導孩子直至獲得了才能,那麼孩子就較容易展示出他的音樂藝術才能。如果父母忽略了這一點,孩子練習僅是敷衍了事,才能就不會得到發展而導致失敗。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四 音樂藝術教育是對學前兒童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基本訓練,籍此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喜愛音樂是兒童的天性,活潑歡快、優美動聽的音樂是兒童聽覺需要的最佳刺激,亦可以提高兒童聽覺的敏銳性。富表情、生動形象、朗朗上口的歌唱性音樂旋律,更是兒童發揮想像力和模仿的最直接學習。每個兒童都需要音樂,兒童早期接受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藝術啟蒙,目的在於保護和不斷發展兒童的創造想像能力,是引導兒童發展不可代替的要素,對兒童情感、認知、意向的發展具有極重意義。這種能力是不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喪失,成長後仍然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對音樂藝術活動和富於創造性的事物抱着極大熱情。在生命中不怕失敗,勇於克服萬難,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獨立能幹的社會棟樑之材,這便是音樂藝術啟蒙的成就。 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 五 很多人將音樂藝術教育只看成是智育或德育的附屬品,甚至利用音樂藝術作出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僅以教會一件樂器或幾首樂曲為指標,重視音樂商業化的功利性,忽視音樂專業化的藝術性,不重視音樂藝術教育本身的特殊規律。特別是學前兒童音樂藝術教育啟蒙過程中,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必須讓孩子愛上音樂,學會理解和傾聽音樂,從聽覺到心靈沉浸在音樂中,優美的音樂和兒童純真的心靈是相通的。孩子通過優質專業和系統化的音樂藝術活動形式,除訓練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和想像力,還可以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體會音樂的美,學習表達這種美,切實在音樂藝術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兒童的音樂才能,鍛鍊提高孩子的心理品質,發展音樂潛能。這樣,才是突出音樂藝術教育的意義,啟迪智慧和教化人類的功能。
2016-01-10

胎兒音樂教育 一至四 • 歐陽詠琴

胎兒音樂教育 一  坊間常說孕婦多聽莫扎特,肚內嬰兒更有音樂天份,事實上那只不過是商業社會的市場策略,難道不可以聆聽海頓、舒伯特。其實只要對胎兒或嬰兒不斷施以適當的樂聲刺激,促使其腦神經元的軸突、樹突和突觸的發育,不管是莫扎特,還是舒伯特,甚至布垃姆斯或自然界樂聲等,都能為優化後天的智能及發展音樂天賦奠定良好基礎。因為醫學研究早已證明音樂胎教的確能使胎兒的腦神經元增加,樹突稠密,突觸數目增多,使本無關聯的腦神經元相互連通。因為胎兒形成時已發展了聽覺和開始有意識,對外界聲音產生反應,因此,胎教音樂只要符合生理節奏的韻律,胎兒的腦發育經常受優美音樂的良性刺激,記憶力也優於一般嬰兒。偉大的母親惟有暫時轉形去聽古典音樂,為你們的胎兒開始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吧! 胎兒音樂教育 二 孕婦多聽古典音樂,確實能刺淚胎兒的腦部成長,但並不是所有古典音樂都適合作為胎兒音樂教育教材。胎教音樂應具有明朗情緒,和諧和聲,戲劇性不可太強烈。突然的巨響變化胎兒會受到驚嚇,因為胎兒不喜歡聆聽高振動頻率的音波,孕婦要避免聆聽嘈雜的音樂,音量不宜太大,太大的音量令胎兒不舒服,節奏不能太快,太快的節奏會使胎兒緊張。因此音量太大、節奏太強烈的流行曲和搖滾樂都不適合作為胎兒音樂教育教材,要選擇音樂的節奏和母親的心跳旋律相近。音樂的音域不宜過高,因胎兒的腦部發育還未完整,腦神經之間的分隔不完全,過高的音域會造成腦神經之間的刺激串連,胎兒無法負荷會造成腦神經的損傷。音樂的長度不宜太長,五至十分鐘較為適合,必須讓胎兒反覆聆聽才能造成適當的樂聲刺激。 胎兒音樂教育 三 兒童對樂聲的反應在胎兒期已開始,孕婦在妊娠期的第3個月,大部份胎兒對外界的樂聲刺激已有感覺,胎兒會用動作和改變內部呼吸方法對樂聲刺激作出反應。新生兒2至3天已能對不同的音色建立起條件反射,對不同頻率的樂聲產生分化。2個月的嬰兒能模仿樂聲中的音高、音響和旋律輪廓。3個月的嬰兒聆聽有旋律性的輕樂聲就會停止哭叫和不安的動作,4個月就能模仿節奏結構。從胎兒降生到4個月,是音樂前能力發展的第一個階段,4至18個月是嬰兒音樂前能力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發展較快的兒童在2至3歲能模仿較長的旋律片段。因此,3歲前幼兒的音樂前能力發展,不僅使我們能關注幼兒聽覺能力的發展,更能發掘和保護潛藏在幼兒的音樂藝術潛質,為幼兒音樂藝術的發展奠下優良的基礎。 胎兒音樂教育 四 從嬰幼兒的發展來說,適當的樂聲刺激,確能幫助嬰幼兒心發展。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內,進行這種胎教的樂聲刺激,我們稱之為音樂胎教。不過,這不表示所有孕婦在妊娠期進行音樂胎教,效果都滿意有成效。媽媽對胎兒施不定期定時的樂聲刺激是沒效的,一定要對胎兒施定期定時的樂聲刺激,若胎動較強時,可讓胎兒多聆聽幾次,但必要隔開一定的時間,確保胎兒有充分休息,這樣才可促進寶寶的感覺神經和大腦皮層中樞的發展更快。在選擇古典音樂時,可較多選擇巴洛克音樂,因為其節奏和媽媽的心跳旋律相近,對胎兒和新生嬰兒有安撫和啓發的作用。孕婦選擇錯誤的音樂,如激烈突響、悲壯亢奮的樂段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展,嚴重的會造成嬰兒畸形或閉鎖心理。除此之外,若媽媽不理解,不喜歡音樂,胎兒音樂教育對於胎兒是白費無效。
2016-01-10

如何誘導幼兒學習鋼琴 一至五 • 歐陽詠琴

如何誘導幼兒學習鋼琴 一 任何性格的兒童都可以學鋼琴,感受到鋼琴帶給他們的快樂。簡單的樂曲,如不考慮手法,孩子很快就學會,給孩子在鋼琴上敲打音符或亂彈琴是很容易。不過,鋼琴演奏是一種表演藝術,除了需要掌握演奏的技巧,更要求表現演奏者的展現力,也是兒童鋼琴學習中必須的。正規的鋼琴演奏訓練是枯燥無味,鋼琴對專業演奏家或專業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極嚴格的。學琴者要掌握基本東西包括坐姿、奏法、指法、樂理、讀譜、記譜、左右手配合、視唱練耳及音樂通識等等。 鋼琴練習是持之以恆的一場持久戰,一開始學習鋼琴,過程枯燥辛苦。父母首先要了解音樂,明白學習音樂和鋼琴訓練對兒童發展的真正意義。給我再強調,如父母用錯誤強迫的、功利的方式,令孩子學習音樂或樂器視為進入名校手段的觀念,或只要盡快考完八級,那結果就會變得完全不同了,因為這樣學習音樂只有音而沒有樂。如果父母不給子女一個好的開始,正確的觀念和定位,孩子很可能在學到某程度後就知難而退,甚至對鋼琴極之厭煩。學習鋼琴必須一開始從理性和科學的方法學習,只有方法正確,由專業鋼琴教育工作者指導下,才可以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培養孩子的毅力、耐力和自制能力等。 由於香港政府一直是沒有監管及確認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例如:鋼琴教師)的基本學歷和專業資格,以為懂彈琴就等於是合資格的鋼琴教師,談何容易。偽鋼琴教師其實早已横行,只是很多父母不懂分别真偽,誤解以為擁有鋼琴八級程度就代表合資格可以教授學生。香港政府漠視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鑑於香港從事鋼琴教學是無須持牌或註冊,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教授鋼琴的。不過,鋼琴訓練的路是漫長的,很多父母讓子女學習鋼琴的目的不是以從事演奏為目標,但公開演奏可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及提高孩子演奏的水平。如果父母不知從何入手,又想子女在鋼琴上得到栽培和訓練,經濟條件容許下,還是建議家長選擇一些專業及勝任的鋼琴啟蒙教師,鋼琴藝術啟蒙成功的機會較大。 如何誘導幼兒學習鋼琴 二 興趣與學習鋼琴的關係,必修在幼兒早期鋼琴學習中培養。應先建立起幼兒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和情感為先,學習能夠滿足內心求知欲的享受,情感帶來學習上的高度自覺性和自信心,成為學習的強大動力。 一至三歲幼兒,聆聽鋼琴低音區的深沉轟鳴,會產生陰暗、恐怖反應。相反聆聽高音區的悅耳琴聲,會興奮起來,流露出好奇和喜悅的神情。三至五歲或大一點的幼兒,容易被鋼琴聲所吸引,指導者必須對早期鋼琴學習的幼兒注重興趣情感的培養。對學習感興趣的兒童,鋼琴課態度認真主動,求知欲强,有充沛精力,自覺及認真地練琴。穩定持久的學習熱情是學習最好的推動力,家長不可因望子成龍心切,對子女超高要求引來精神上無形壓力。 學習鋼琴過程中家長如何培養子女興趣和情感?多表揚鼓勵,多聽音樂,多看他人演奏,增強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音樂表現的欲望。對子女的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自覺性產生更大的學習欲望,自然會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成功的秘訣是父母將信心和勇氣教給子女,讓子女在實踐中鍛煉自己,証明自己不依靠他人也能辦好一件事,對孩子性格成長上打下良好根基。 相反父母把學習樂器看成只是老師和孩子的事情,不聞不問,對子女提不出什麼具體的要求,沒有父母的關心鼓勵,缺少精神上支持和學習上實際帮助。家長對學習樂器缺乏了解和認識,缺少科學的實際態度,只追求學習進度,跟別的孩子賽程度。這方法嚴重地傷害子女的自尊心,破壞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更可能會流露對學習樂器的厭煩情緒和對父母的不滿。提高音樂鑒賞力,增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放錄音,欣賞音樂會,多接觸藝術修養高的音樂家,見多識廣,對孩子音樂的興趣培養大有好處。 意志表達了一個人為達到理想中的目的而自覺努力,奮鬥的心理狀態。通過決心、毅力、自覺、自制能力的大小和強弱表現出來,即意志堅強或薄弱。培養堅強意志對學習鋼琴的學生是必要的,彈奏鋼琴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表演藝術,需要付出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期不間斷的努力。幼兒在初學習鋼琴的基礎階段,必須一步步地進行扎實、嚴格正規的訓練,在演奏技巧、技能、音樂素質打好堅實的基礎。 父母是子女的輔導老師又是忠實聽眾和學習上最佳的支持者,決定他們能否持續發展對音樂或鋼琴的興趣與感情,是家長應付出的缺不可少的感情投資。家長同時要提高自身追求音樂藝術的認知,這樣才能令孩子享受學習音樂的快樂。 如何誘導幼兒學習鋼琴 三 幼兒學習鋼琴,要重視意志力的培養,幫助幼兒渡過鋼琴學習的基礎階段是指導者的責任。堅持天天練習是學好鋼琴的關鍵性,也是意志鍛煉的功夫。不能堅持每天練習,既影響鋼琴的學習進度,也影響幼兒意志力的培養。 很多時候, 家長輔導子女練琴過程,容易出現偏激情緒,一種是起急發火,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刺激子女或採取懲罰性措施。另一種是縱容、遷就,子女為練琴和父母討價還價,講條件,反會令子女學習情緒上波動。即使有良好素質條件,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強的毅力而難以成才。家長要充分認識意志力培養的重要性,讓子女從小懂得知識、技能的獲得,必須要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日積月累的艱苦奮鬥。 父母必須同時樹立正確學習態度,要講究科學求實態度,不與其他孩子作不切實際的攀比,要逐步提高鋼琴表演技能。要樹立孩子學習鋼琴的遠大志向,啟發對學習鋼琴奮鬥的責任感,這種心理品格的培育需要長期磨練。最基本要讓子女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樂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責任感,讓子女負責鋼琴的整潔,經常用小抹布擦掉鍵上的灰塵,練琴時自己負責開琴蓋、調整琴凳位置、放琴譜、翻譜頁等。 父母要明白孩子在練習鋼琴過程,要學會自己識別音的高低、長短、旋律的分句等,學會用自己的大腦思維,勇於解決自己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子女鋼琴上的進步不是取決於練琴時間的多少,而是動了多少腦筋,是要學會怎麼去彈奏鋼琴。學會怎樣對自己彈奏的每個音符、樂句以至每首樂曲的風格和音樂負責。 父母的言行、舉動是子女的榜樣,家長需要注重自身的思想、文化和品格修養的鍛煉,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父母的行為無時無刻在影響着孩子,家長要頭腦清醒,注意自己在子女面前應有的形象,創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氣氛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長輔導子女練習鋼琴時應注意良好的練琴環境,練琴環境的好壞會對子女產生直接的影響。整潔明亮、安靜、氣氛愉快和諧的練琴環境能使子女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有利於激發練琴興趣、增強記憶力,提高練琴的效率。練琴時有明亮而柔的光綫、練琴時用的琴凳、脚凳的高度要適當,過高或過低會影響彈奏的姿勢導致錯誤的彈奏方法。安靜的家庭環境會對子女產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學琴的興趣,陶冶培情操。 愉快的練琴氣氛能不斷激發子女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家長應特別注意培養、創造愉快、認真的練琴氣氛。時刻注意掌握正確、理智的態度和方法,不要做破壞孩子情緒、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家長切不要只從美好的願望出發,不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講究科學的教育方法。在子女練琴的過程中,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父母的鼓勵,對孩子學習上的支持和表揚,會使他們充滿自信,加培努力。孩子能否學習順利、發揮才智的重要條件,關鍵是有沒有肯拼搏鑽研的奮鬥精神。 如何誘導幼兒學習鋼琴 四 家長能否培養子女自覺和良好的練琴習慣是學習鋼琴成敗的一個關鍵。首先,孩子的練琴時間要固定,開始階段由家長按規定時間提醒孩子練琴,讓孩子逐步形成每天必須練琴的概念,一個階段後,就要求孩子按規定時間主動練琴。如果孩子今天做到了自覺練琴,就要給予表揚,鼓勵他們明天繼續。持之以恆,練琴才能成為孩子的一種對音樂的需求,逐漸形成有一種一天不練琴就仿佛少了點什麼,只有練完琴才踏實的心理感受。如果家長缺乏恆心和毅力,孩子每天的練琴時間就可能靈活多變,孩子自覺的練琴習慣就難以培養了。 […]
2015-12-01

鋼琴對幼兒智力開發的重要意義 • 歐陽詠琴

鋼琴對幼兒智力開發的重要意義 知識和智商不一樣,智商和成就是不相關的,智商高未必成就傑出,只有那些具有進取精神,意志堅韌不拔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而進取精神與堅強意志只有在後天培養。只要教育得法,一個平庸的孩子也可以成為「天才」,才能是從實踐中來,靠後天培養,成才在于勤、磨練、奮鬥不懈。 所謂「天才」,必須從幼兒教育起,盡早地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以求全面發展。幼兒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越接近零歲(零歲教育法),這種欲望與能力就越強,只有把握好幼兒早期教育的施教佳期,以促進其智力迅速發展,是十分重要。幼兒期是人類智力開發敏感期,也是早期教育的黃金時期,四歲前人的神經系統與腦的發育,可發展到成人的百分之五十,八歲前發展到百分之八十,十七歲左右達到百分之百。 學習音樂是兒童智力開發的財富,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倡導人們要培養有一雙音樂的耳朵。數學、字母、音符是開啟人類智慧寶庫三大範疇。幼兒時期,特別是學齡前的兩三年,是聽力思維敏感期和性格成長的萌發期,如果有條件學習點音樂,一門樂器,將會對兒童的智力啟蒙、身心健康、性格發展產生很大的效益。 鋼琴是一種表現力極豐富的鍵盤樂器,音域廣、和聲效果豐富、共鳴體大,作曲家將內心想像和創作,通過鋼琴演奏出來,鋼琴更具有一個交響樂團的效果。學習鋼琴除了要求一雙手在鍵盤上協調地彈奏,眼、耳、脚以至全身的多種器官的配合運動。從視譜、把握正確的觸鍵到熟練地演奏,這個過程就是眼、手、耳、脚的運動區與腦神經的不間斷的信息交流過程。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可鍛煉和提高人們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這些素質的提高,對即將進入小學學習的孩子極為重要。 幼兒鋼琴學習的培養,從入門、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用音樂抒發內心感情非易事。興趣蘊藏求知、探索、發掘才智;情感是指人的情緒體驗。興奮、積極的情緒促進智力的發揮;淡漠、消極的情緒只能對才能的發揮起到抑制的作用。因此,幼兒必須接受嚴格訓練,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增強自我控制能力、進取心,培養其學習知識的自信心,獨立學習知識的自覺性和踏實精神。幼兒建立起對學習鋼琴的興趣和情感,學習成為滿足內心求知欲的享受,情感帶來學習上的高度自覺性和自信心,成為學習的強大動力。如何提高兒童早期音樂藝術教育,秘訣掌握在老師及家長手中。